
柔弱、白凈,一口普通話。6年前,90后朱少淋到天元區司法局雷打石司法所工作時,前來尋求調解的村民總會把眼前這個小姑娘“看扁”,“年紀輕輕曉得調解么子咯。”
朱少淋沒有退縮,6年來,她自考通過法學專業,并拿下了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(俗稱“法考”),靠著法律專業知識和女性特有的耐心和細致,化解了大量鄰里矛盾,得到了村民的認可。6年間,她組織全鎮各村(居)調委會共化解矛盾糾紛400多件,重大疑難矛盾20多件,調解成功率達98%以上,無一起激化、引發上訪或轉為刑事案件。
“我絕對沒有打她,我可以發誓!”“那我臉上的傷哪里來的?賠!醫藥費、誤工費、精神損失費一起賠!”4月中旬,舅舅和外甥女因瑣事起了沖突,雙方先是爭吵,后來不知道誰動了手,誰都認為是對方的錯,兩人怒氣沖沖地來到了司法所,雙方都言之鑿鑿。
見此情形,朱少淋先將兩人分開,分頭了解情況,再找村委會和同村村民核實細節和之前的恩怨,找到發生沖突的根本原因。在此基礎上,朱少淋以情感人,以法育人,讓雙方在法律框架內作出讓步。幾天調解下來,這起沖突最終迎刃而解,雙方握手言和。
處理這種化干戈為玉帛的“小事”,是朱少淋工作的常態。作為一名人民調解員,她做的不是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,小到村民間菜地糾紛,大到致人死亡的意外事故,都在她調解范圍內。朱少淋說:“民有所求、我有所應,只要有糾紛,我們就永遠在路上。”沒有鮮花與掌聲,但她每化解一起糾紛,都可能預防和制止大事的發生。
盡管工作繁忙,但為了讓自己調解工作開展得更專業,讓調解更有法理依據,原本國際貿易專業畢業的朱少淋,2015年結束全省政法干部定向招錄培養的學習,在天元區司法局工作了1年半后,正式入職雷打石司法所。同年,她獲得了自考法律本科文憑;2020年,她順利通過了“法考”。
在基層司法所工作了6年,記者詢問她是否有職業倦怠。她坦言,說不辛苦是假的,但是基層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,容易調解的案子要一兩天,難的案子可能要調解十回八回,作為調解員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恒心、耐心,不怕苦累不怕艱難。“看到對峙雙方最終冰釋前嫌,所有的疲憊就消失了,有一種滿滿的成就感。”她一直堅持“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鎮”,只要發現糾紛,便快速出擊,決不拖延,“有時化解完一起糾紛回到家已是深夜。”
因為業務能力強、調解成績突出,近年來,朱少淋先后獲評天元區綜治先進個人、全省司法所工作表現突出個人、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。
責編:王珈
初審:周陽 二審:周陽 終審:于芳
來源:株洲高新區(天元區)融媒體中心
下載APP
分享到